团队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团队动态
课题组与企业合作,校企携手,绘制上海公交线网优化“新蓝图”(转新华网)
发布时间:2012-12-28    阅读次数:258

       新华网上海12月26日电(记者潘清)作为特大型城市,上海该怎样面对日益沉重的交通压力?公共交通网络该怎样布局,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?近日,同济大学携手久事公司,共同绘制出了上海公交线网优化“新蓝图”。

       “基于GIS平台的地面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决策支持系统”课题于2012年12月14日顺利通过了上海市科委主持的验收。此项研究由久事公司负责总课题牵头、同济大学负责子课题研究策略,上海巴士集团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安公司等单位代表久事公司参与了子课题一的研究。上海市创造学会也运用创新思维作出了一定贡献。

       由上海市交港局、上海市公安局、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、上海电科所和同济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课题验收委员会,对上述课题给予高度肯定。

       据介绍,此项课题通过采集公交出行IC卡刷卡数据、公交车GPS数据和运营调度数据等基础数据,建立居民出行起讫点(OD)生成算法,对出行OD分布进行了预测,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技术导则,并对网络评价模型和线路优化模型进行了需求分析。

      基于以上研究理论支持,合作双方开发了公交网络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的软件平台,并根据对示范区线路运行进行的评价结论提出了优化方案,对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。

       据悉,该课题的成果已成功应用到实际运营中,公交线路趋于合理令公交资源获得充分利用,不仅提高公交公司的效益,也更好地满足出行者的需求,获得了“双赢”的成果。

       其中,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于今年3月实施了“撤销55路,910路变为55路”的公交调整方案。910路目前从新江湾城到南浦大桥,运营时间为05:30至22:30,高峰间隔5分钟,全程27个站点覆盖了55路的14个站点。公交147路与55路进行优化归并,调整后的公交147路起讫站为临江码头至中山东二路新开河路。利用软件进行的分析评价显示,调整后方案的总体运营水平较之前提高4.68%,综合评价值提高5.6%。

 

  Copyright © 2013 同济大学交通信息控制联合实验中心/曾小清教授课题组 版权所有

 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交通工程运输学院301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