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论文 | |||
2022级 | 朱明昌 | 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及协同调控研究 | |
2020级 | 袁子豪 | 综合交通枢纽韧性评估及关键技术研究 | |
2018级 | 应沛然 | 非常态下韧性轨道交通运行协调优化方法研究 | |
2016级 | 盖松雪 | 高铁枢纽停车库内外交通智能调控方法与手段研究 | |
2016级 | 熊启鹏 | 轨道交通新装备的多维度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| |
2015级 | 袁腾飞 | 无ATP场景轨道交通人误机理与保障技术研究 | |
2014级 | 林海香 | 基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本体的安全致因机理研究 | |
2013级 | 王维旸 | 面向节能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协调控制机理与方法 | |
2012级 | 陈宇佳 | 面向数据对象的CBTC区域控制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| |
2011级 | 方云根 | 基于5M模型的列控系统安全机理及保障理论研究 | |
2010级 | 王刚 | 列控系统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影响机理研究 | |
硕士论文 | |||
2022级 | 郭烨鑫 | 高速铁路大型临时建筑火灾疏散响应研究 | |
2022级 | 邓波 | 高速铁路大型设施选址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 | |
2021级 | 艾思羽 | 双碳背景下地铁车站设备系统运行协同优化研究 | |
2020级 | 刘源 | 韧性地铁车站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| |
2019级 | 岳晓园 | 车联网环境下生态道路交通控制优化研究 | |
2019级 | 郭开易 | 车联网环境下生态道路节能驾驶策略研究 | |
2018级 | 贺俊翔 | 生态道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| |
2018级 | 徐新晨 | 基于数据驱动的城轨列车运行模型研究 | |
2017级 | 梁阳 | 基于延误分析的路段行人信号对干道交通的影响 | |
2017级 | 刘立群 | 基于飞轮储能的地铁列车最优节能驾驶评估研究 | |
2016级 | 伍超扬 | 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实时控制策略研究 | |
2016级 | 詹继飞 | 基于时空资源分配的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 | |
2015级 | 王翰琦 | 基于LBS的人群密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| |
2015级 | 邹临风 | 面向节能的列车辅助驾驶系统设计 | |
2015级 | 沈拓 | 基于车—车通信的城轨列车追踪预警研究与实现 | |
2014级 | 李健 | 信号系统自律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| |
2014级 | 金立名 | 面向展宽段溢流的通行能力影响分析和优化方法研究 | |
2013级 | 边冬 | 基于障碍物识别技术的列车辅助驾驶策略研究 | |
2013级 | 顾友淇 | 基于ADS的城轨车载数据实时共享与在线诊断技术研究 | |
2013级 | 杨林翔 | 基于自律分散的车辆和信号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| |
2012级 | 韦珊珊 | 面向大城市复杂交通状态的评价算法及应用研究 | |
2012级 | 韦乐香 | 25Hz相敏轨道电路相位检测方法研究与实现 | |
2012级 | 刘强 | 基于动态优化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| |
2012级 | 王艳青 | 面向城市复杂道路的交通状态识别手段与算法研究 | |
2011级 | 袁志鹏 | 基于复合序列的城轨列车射频测距与防撞研究 | |
2011级 | 石红云 | 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信号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 | |
2010级 | 朱静 | 基于ADS的城市常规公交优先系统研究 | |
2010级 | 曹恺祥 | 列车运控系统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| |
2009级 | 耿巍 |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改造风险评估研究 | |
2009级 | 邱磊 | 基于自律分散理论的轨道交通冗余容错技术研究与设计 | |
2009级 | 姜仙童 | 城市常规公交线网的评价技术研究 | |
2008级 | 陶晨亮 |
| |
2007级 | 刘拥辉 |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信息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 | |
2007级 | 熊启鹏 | 交通信息发布服务系统设计及评价研究 | |
2007级 | 熊天圣 | 基于三模冗余的车地通信嵌入式安全计算机研究与设计 | |
2006级 | 陈峙 | 高速磁浮列车的停车区域数学模型及原理研究 | |
2006级 | 白涛 | 融合先验知识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| |
2006级 | 牛振宇 | 基于改进贝叶斯网络的复杂系统故障诊断模型研究 | |
本科毕设 | |||
2025届 | 李简凡 | 轨道交通设备运行状态诊断与故障控制系统设计 | |
2025届 | 滕涛 | 基于无人机图像识别技术的高速铁路施工道路低碳方案设计 | |
2025届 | 陈昱霖 |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高速铁路施工安全风险监测设计 | |
2025届 | 余豪 | 供电能力受限时列车运行曲线设计 | |
2024届 | 陈立 | 高铁临建场景下风险收益平衡的火灾疏散方案设计 | |
2023届 | 邵恒阳 | 城市生态道路碳汇监测识别系统设计 | |
2023届 | 沈诺 | 无人机在城市生态道路与低碳交通运行中应用 | |
2023届 | 金亦辰 | 地铁车站婴儿车服务设施低碳集约化优化设计 | |
2022届 | 郭烨鑫 | 韧性地铁婴儿车特殊人群的流线优化设计 | |
2021届 | 杨萧玉 | 生态道路交通承载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| |
2020届 | 罗怡妃 | 生态道路多元信息采集方式设计 | |
2019届 | 岳晓园 | 高铁停车库出入口拥挤状态检测设计研究 | |
2018届 | 傅寒珺 | 基于图示化技术的驾驶人健康状态数据库设计 | |
2017届 | 梁阳 | 基于CAD-BIM的有轨电车交叉口安全保障优化设计 | |
2016届 | 徐伟梁 | 虹桥机场客流控制与疏散系统设计 | |
2016届 | 张熙灏 | 有轨电车区域交通信号协同控制系统设计 | |
2016届 | 韦聪 | 基于VMS的安全警示信息发布系统设计/田林路交叉路口 | |
2014届 | 金立名 | SCATS系统与单点信号联动控制功能与架构设计 | |
2014届 | 李健 | 基于5M模型的轨道交通安全评估框架设计 | |
2014届 | 钱诚 | 城市复杂交通状态检测传感器选择与布设设计 | |
2013届 | 边冬 | 城市交通信号灯优化研究 | |
2012届 | 陈宇佳 | 基于自律分散系统的轨道交通评估 | |
2012届 | 韦珊珊 | 基于自律分散系统的浦东公共交通 | |
2011届 | 彭继娴 | 区域公交车辆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| |
2011届 | 张亮 |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综合维护系统研究 | |
2009届 | 邓方文 | 基于自律分散技术的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 | |
2007届 | 熊天圣 | 微机联锁实验室系统方案设计 | |